随着厂房建筑的高度持续增高,厂房建筑火灾隐患也会随之增加,灭火救援难度也会相应提升。厂房建筑在前期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自身的使用性质,综合分析火灾危险性,严格遵循厂房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合理布局,减少建筑物之间的火灾威胁,切实提高厂房建筑的防火等级。下面浅谈一下综合性厂房建筑防火设计思路:
1、水平防火设计
在水平防火设计中,第一要思考的就是综合性建筑自身的布局,掌握建筑平面的优势。建筑里的标准层通常是集中的,应参考有关设计准则,按照区域进行防火隔离规划,确保火灾能控制在固定范围内,以便保证员工的安全。分散化是把相对独立的单位进行重组,开展防火隔离布置,达到安全防火的目的。民用厂房内有仓库和车间,这些地方很容易出现火灾,且疏散有一定难度。如果出现火灾,就会快速蔓延,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耗。所以,在进行防火隔离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防火隔离区的功能,将仓库的防火隔离区与别的建筑物防火隔离区区分出来,进行横向防火隔离规划。最后,在防火分区的横向划分上,要保障防火功能,而且要确保客户更换时防火隔板也可以随时改变。
2、重视消防给水系统
设计人员要更加重视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工作,这有利于工作人员在火灾发生之后及时灭火,最大程度减少各项损失。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由消防供水设备、供水水源、终端灭火设备、水箱等组成,一般消防给水系统需要和建筑民用给水系统进行单独设计。例如,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建筑特点选择最佳的水泵型号,保证其供水压力达到每个厂房区域消火栓用水要求。设计消防供水水源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应的标准规定,配置容量较大的消防水池和高位水箱,有利于火灾扑救用水需求。
3、灭火设备和报警设备
在综合性民用厂房的防火设计中,除了疏散设计和防火隔离设计之外,还应增加灭火设备和报警设备的设计。自动灭火设备内设有自动出水设备,一旦出现火灾,可用干冰、冰粉等进行灭火。自动报警设备是由不同感官设备组成,可以感知光、温度等的变化,然后出现报警响应。把灭火设备和报警设备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通常情况下,会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灭火设备和报警设备,一旦出现火灾,便于有关人员现场指挥报警和人员疏散工作,并操控消防电梯和消防门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在高层建筑内,防火规划需要以自救为主,在综合性厂房建筑里面一定要储备大量的消防用水,并且室内的水要比室外的水多一些。如果楼层非常高的话,一定要注重灭火设备和报警设备的规划,以便出现火灾时能及时扑灭。
4、做好重点火灾区域隔离
在厂房内,具有许多重点防火区域,一般为易燃易爆生产材料堆放处,这些区域存在大量易燃物,是最容易出现火灾的区域,所以必须做好防火隔离,如果重点区域发生火灾,必须保证火灾不能向外蔓延,从而能够有效控制火势,降低火灾对厂房的整体影响。易燃化学物品的存储和分配、可燃有毒物体的存储和分配等,生产工段必须沿外墙布置,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h的防爆墙,并做好与其他区域的隔离处理,设立独立的安全出口,将重点区域的火灾险情做到科学有效控制,可以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以及防火门的隔离措施,保证重点区域防火独立性,从而全面提高厂房防火性能。
5、完善消防通道
厂房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对消防通道进行完善,拓宽消防通道的宽度,在火灾来临时不会因为消防通道的拥挤而降低人民群众的逃生速度。在目前厂房建筑中,以电梯为主要的上下楼运输通道,尤其是消防安全通道,必须严格管控,保证数量和质量。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消防通道进行严格的建筑与设计标准。在发生火灾时,能保障人民群众的逃生需求。
6、人员安全疏散设计
在设计这些内容时,必须考虑建筑物使用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等信息,以保证建筑物使用者的体力和疏散过程中疏散系统的可理解性。特别要考虑逃生路线,确保根据不同的人流设计不同的逃生路线,以及逃生后人员的安排,为避免恐慌的发生,疏散后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火灾造成的心理压力。
7、选择适当的防火材料
为了确保厂房建筑设计质量符合要求,必须要增强建筑材料的防火能力,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科学选择现有防火材料,充分发挥作用,改善厂房建筑防火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价格、使用方式等,并确保其能够满足厂房建筑设计的需要。最后所选择的材料不但要确保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还需要确保所选择的建筑材料在燃烧之后不会形成有毒气体,合理选择适宜的材料,才能够达成建筑防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