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用地位于当地工业片区,周边已建及在建的同类竞品较多,设计均较有特色,包括厂区环境、入口景观打造、建筑立面设计等,均对本项目形成压力与挑战,如何在市场中通过本项目的总体布局及建筑设计打造突出的亮点,超过同类竞品为设计重中之重,故为打造本项目的销售亮点,设计在总体布局阶段就应在高覆盖率的不利情况下,充分考虑局部优势景观、建筑立面的打造,从而彰显本项目特色。
1、功能分区规划
1)智能制造核心区
重点引进和培育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设备等。建设标准化厂房,满足不同企业的生产需求,厂房设计采用大跨度、高空间结构,配备先进的起重设备和电力供应系统,以适应大型智能装备的生产和组装。
2)研发创新区
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研发中心入驻,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建设科研大楼,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设施,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综合服务区
包括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服务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等。
4)配套生活区
包括人才公寓、商业配套区、休闲娱乐区等。
5)物流仓储区
包括智能化仓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
2、交通组织规划
1)产业园区交通组织规划应能减少传统交通规划的不足,把握好交通安全保障,对周边交通安全影响有效识别,并提高园区内物流管理效率,妥善处理生产企业车辆的出入流线,确保人流与物流不交叉,达到园内交通组织安全、顺畅的目标。园区设两个出入口,将货车出入口与人行出入口分开,车行设于北侧道路,人行出入口设于东侧道路,出入口宽度为12m,满足消防及物流车辆通行,确保两出入口分布合理。
2)园区内部交通通过三条竖向主干道,及六条横向次干道组织车行流线,以体现人货分流、动线清晰、高效便捷的特点。园区各栋建筑四周均设置畅通的环形路网,既满足物流要求,同时满足消防、人流的需要,其中,消防道路应按照规范与使用要求设置7m环通,由于园区无高层建筑,故无需设置消防登高场地。为了确保人流与货流互不干扰,设计中可利用组团布局的围合特点,尽量将人行入口与货行入口设置在建筑的两个面上。园区的车辆停放以尽量分散布置的原则予以设计,停车位设置在基地主要环形通道处,方便使用和管理,其余机动车停车位结合场地绿化设计布置在厂区周边;并在园区出入口附近均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方便停放,达到快捷地服务于员工的目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分散设置于各厂房出入口附近,方便使用。
3、生态景观规划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超越了传统工业园区设计的自由度,其给予园区绿色点缀,与城市生态化相协调。为打造销售亮点,产业园应更好的融入生态效益,故本案在总体布局阶段就在高覆盖率不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局部优势景观的打造,包括主入口展示区、中心景观区、组团内院景观区等,以此形成“两个广场·四条主轴”的生态景观局面。在主出入口分别设置1000多平方米的形象广场,形成开敞大气的入口空间效果,各个组团通过景观次轴将周边景观渗透入园区,确保绿化层次丰富;同时,以横向的四条主轴将建筑分为五个大的组团区块;并在总体设计中充分考虑景观元素对产品品质的提升,结合产品局部三层的特点,在空间设计上做到“上有露台,下有庭院,共享内花园”的立体景观体系,以将屋顶休闲露台的局部点状绿植与园区庭院绿化完美结合,并使每户均享有半私密的景观庭院。园区的生态景观规划,不仅使产业园环境更加优美、舒适,还通过独特的景观布局展示产业园的文化内涵,从整体上彰显了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形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