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工业园建立能够集中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为我国新经济发展格局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总体看来,目前小微工业园区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有关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小微工业园价值发挥有限,政府部门需要以小微工业园的整体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为基础,从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方面入手进行统筹规划,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机制以及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发挥,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将多家银行金融机构融入其中,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为我国小微工业园发展提供政策、资金、规划等方面的支持。
1、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
在全新经济发展格局下,小微工业园高质量发展需要针对空间布局以及产业规划不断进行调整。考虑到小微工业园面积较小,能够容纳的企业数量有限,小微工业园内部具体需要聚集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但如果企业任意发展会直接压缩园区的建设用地空间,发展地位也会变得越发模糊。政府部门在小微工业园谋划的过程中,要以区域的产业实际为基础,从空间分布、产业类型、园区定位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布局,以此为基础建立产业协同互补的小微工业园发展体系,推动小微工业园发展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而在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园区是一个高质量的多维发展空间,承载了不同产业发展所需的多元主体和要素,政府在规划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小微企业的用地空间,需要将园区作为一个空间布局、用地类型的有机组合体,将其规划建设视为一个空间生产的过程,在科学规划土地空间的同时,对土地利用的功能定位、容积率、空间结构等进行布置,提前规划园区建成之后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供给,提高小微工业园的综合发展水平。
2、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发展
小微工业园在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管理部门促进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发展,要针对入园企业标准严格进行管控,结合小微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对已有聚集企业的竞争、补充和优化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企业产业方向和亩均效益科学确定园区企业入园标准,并由运营主体全方位进行筛选。此外,政府部门需要以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薪酬水平、亩均产出等在内的退出评价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退出机制,以此推动小微企业的持续转型升级。随着小微工业园的持续发展,政府园区管理职能会逐步退出,需要相关部门将小微工业园逐渐打造成独立的法人企业,利用企业化方法落实园区的运作工作,确保所有园区内对园区厂房具有所有权的入驻企业能够成为股东,以其所有权比分配股份,利用园区资产化途径将整个园区建成利益共同体,建设民主专业的运营管理机构,提高园区管理的自主性和长期性。
3、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小微工业园得到充足的金融支持,对于企业的业务经营以及转型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需要推动小微工业园区的分类建档和授信工作,保障银行机构能够与小微工业园的运营方和管理方进行信息联通及共享,以此建立入园企业经营和融资情况的跟踪监测机制,全方位分析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资金状况和融资需求,并建立相应的档案。此外,政府部门需要持续深化小微工业园的伙伴银行建设,以市场化和最优服务原则为基础,综合考虑小微工业园区的整体发展规模和企业数量,为其匹配相应的伙伴银行,确保银行机构能够与小微工业园和入园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要建立包括金融、科技、园区、政府、监管等在内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确保银行与保险投资基金以及政策性融资担保等多类机构能够建立联动关系,为小微工业园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采集,确保小微工业园运营方和管理方能够在全方位了解企业优势的基础上,协调处理各种问题,银保监会等部门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确保政策能够与小微工业园的市场环境建立良性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