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的建筑设计需兼顾功能性、安全性、节能性与可扩展性,核心围绕设备运行需求、运维效率及长期发展展开。
一、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1、选址核心原则
1)避开自然灾害高发区(地震断裂带、洪水淹没区、台风路径、地质塌陷区),优先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地下水位需低于地下室底板≥1.5m)的区域;
2)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变电站、雷达站)、粉尘 / 污染物源头(化工厂、矿山)及易燃易爆场所(油库、危险品仓库),直线距离需满足规范要求(通常≥500m);
3)交通便利性:临近主干道,便于服务器、UPS 等大型设备运输(需预留大型车辆转弯半径≥15m),且靠近城市给排水、供电、通信管网接口,降低市政配套成本。
2、总平面布局
1)功能分区明确:划分主机房区、辅助机房区(UPS 室、电池室、制冷机房)、运维办公区、仓储区,各区之间设置防火分隔(防火墙 + 甲级防火门);
2)预留扩展空间:主机房面积需按未来 3-5 年算力增长规划,预留≥20% 的冗余用地,且建筑结构需支持后期楼层加建或机房区域扩容;
3)消防通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宽度≥4m,净高≥4.5m),主机房区域需预留消防登高操作面(长度≥建筑周长 1/4),满足消防车作业需求。
二、建筑结构设计
1、荷载标准
1)主机房楼面活荷载:普通服务器区域≥8kN/㎡,高密度算力区(刀片服务器、液冷集群)≥12-16kN/㎡,UPS 室、电池室≥10-12kN/㎡(电池组集中堆放区域需局部加固);
2)楼板挠度控制:主机房区域楼板挠度≤L/500(L 为楼板跨度),避免设备运行振动导致的结构变形;
3)抗震等级:按当地设防烈度提高 1 级设计(通常≥乙级抗震),主机房、电池室等核心区域采用抗震缝分隔,防止地震时结构连带破坏。
2、空间尺寸设计
1)层高:主机房层高≥4.5m(含吊顶内通风管道、桥架高度),辅助机房层高≥4m,若采用下送风方式,地板架空高度≥0.6m;
2)柱网间距:优先采用 8m×8m 或 10m×10m 柱网,减少柱子对服务器机柜排列的遮挡,确保机柜之间通道宽度≥1.2m(主通道≥1.5m);
3)门窗设计:主机房采用防火防爆门(甲级防火门),窗户封闭(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设备升温),且门窗密封性能良好,防止粉尘进入。
三、机电系统设计
1、供电系统配套
1)电源接入:采用双回路市电供电(来自不同变电站),预留柴油发电机房(容量按总负荷的 1.5 倍设计),确保断电时无缝切换(切换时间≤15s);
2)配电设计:主机房采用 TN-S 接地系统,设置独立接地极(接地电阻≤1Ω),机柜采用冗余配电(每台机柜配备双路 PDU),电缆桥架沿吊顶或地板下敷设,避开通风管道。
2、制冷系统设计
1)制冷方式:高密度算力区优先采用液冷系统(冷板式或浸没式),普通区域采用精密空调 + 下送风 / 上回风模式,空调制冷量按机柜功率的 1.2 倍配置;
2)温度湿度控制:主机房温度维持在 18-24℃,相对湿度 40%-60%,设置温湿度监测点(每 50㎡1 个),联动空调自动调节;
3)节能设计:利用自然冷源(冬季采用新风冷却),空调系统采用变频控制,冷站设置蓄冷罐(满足 15 分钟应急制冷)。
3、消防系统设计
1)灭火方式:主机房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如七氟丙烷、IG541),禁止使用水喷淋(避免设备损坏),电池室单独设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2)火灾探测: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灵敏度高于普通探测器),配合温感探测器,实现早期火灾报警;
3)排烟系统:设置机械排烟管道,与灭火系统联动(灭火后自动排烟),排烟口避开人员通道。
4、通风与防尘
主机房采用正压通风(气压高于室外 5-10Pa),防止室外粉尘进入,新风经高效过滤器(HEPA H13 级)处理;
辅助机房(如发电机房)设置独立排风系统,排除废气,排风管道高出屋面≥2m,避免废气回流。
四、节能与绿色设计
1、建筑节能
1)围护结构:外墙采用保温隔热材料(传热系数≤0.3W/(㎡?K)),屋面设置保温层 + 防水层,吊顶采用微孔板(兼具吸音与通风功能);
2)采光设计:运维办公区采用自然采光(Low-E 中空玻璃),配合智能照明系统(人体感应 + 光感控制),主机房采用 LED 节能灯具(照度≥300lx)。
2、资源回收利用
1)余热回收:液冷系统或空调冷凝热回收用于办公区供暖、生活热水加热;
2)水资源利用:收集屋面雨水用于绿化灌溉、空调冷却水补水,采用节水型洁具,水资源重复利用率≥30%。
五、运维与可扩展性设计
1、运维便利性
1)预留运维通道:主机房设置专用设备运输通道(宽度≥2.5m,承重≥20kN/㎡),配备货物电梯(载重≥3t);
2)监控系统:设置智能运维平台,集成视频监控、设备状态监测、环境监测、消防报警等功能,实现远程可视化管理;
3)维修空间:每排机柜末端预留≥1.5m 维修空间,辅助机房设置检修通道(宽度≥1.2m),便于设备维护更换。
2、可扩展性设计
1)结构预留:楼板预留设备吊装孔(尺寸≥1.2m×1.2m),梁体预留桥架、管道穿孔;
2)机电预留:配电系统预留冗余开关、电缆通道,制冷系统预留接口(按未来扩容后的负荷设计),通信机房预留光纤接入端口。

收藏我们
在线留言
站点地图
全国咨询热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