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产业加速中心的建筑设计需兼顾技术适配性、产业服务属性与未来扩展性,核心围绕“算力支撑、企业孵化、高效运营”三大目标展开。
1、核心功能布局要求
1)算力核心区设计
机房区域需满足高密度算力部署需求,层高不低于4.5米,梁下净高≥3.8米,地面活荷载≥10kN/㎡(支持机柜叠加与重型设备安装)。采用模块化机房布局,预留独立的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网络机房,分区隔离且便于扩容,单模块面积建议≥200㎡,支持灵活拆分组合。配套独立的配电室、UPS室、电池室、冷却机房,与算力区的距离≤50米,缩短能源传输损耗,电池室需设置防爆通风与防泄漏设施。
2)产业服务空间配置
孵化办公区:规划开放工位、独立办公室、联合办公空间,配比建议为3:2:1,单个独立办公室面积15-30㎡,开放工位密度≤1.2人/㎡,预留强弱电接口(每工位2个网络端口、4个电源插座)。公共服务区:设置多功能会议厅(容纳50-200人,配备高清投影、视频会议系统)、路演厅、洽谈室、技术交流区,配套打印复印、文印装订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功能区:包含员工餐厅(按峰值人数的70%配置餐位)、咖啡区、健身区、母婴室等,提升入驻企业员工体验,总配套面积占比不低于建筑总面积的15%。
3)交通与物流组织
设置独立的货物出入口与设备运输通道,通道宽度≥4米,净高≥3.5米,满足服务器机柜(标准尺寸600mm×1200mm)、精密空调等大型设备的运输需求,地面做防滑耐磨处理并预留吊装口。人流与车流严格分流,办公人员出入口与货运通道分离,停车场按每1000㎡建筑面积配置3-5个机动车位,预留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占比≥30%)与非机动车停放区。
2、技术适配与安全要求
1)供配电系统
采用双回路供电,总供电容量按算力峰值需求的1.5倍预留,配备UPS不间断电源(续航时间≥30分钟)与柴油发电机(备用供电响应时间≤15秒),确保算力持续稳定。机房内采用列头柜供电,每列机柜配置独立断路器,电压偏差控制在±3%以内,接地电阻≤1Ω,防止静电与电磁干扰。
2)冷却与通风系统
采用精密空调+封闭冷通道/热通道设计,机房温度控制在18-24℃,相对湿度40%-60%,冷却系统支持N+1冗余备份,PUE值(能源使用效率)≤1.3(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办公区域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具备新风换气功能(新风量≥30m³/人?h),设置排风系统与应急通风装置,确保室内空气质量与应急疏散需求。
3)安全防护设计
物理安全:机房采用指纹+密码+人脸三重门禁系统,配备24小时视频监控(监控覆盖无死角,存储时间≥90天),设置防火分区(防火墙耐火极限≥3小时)与防烟分区,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如七氟丙烷),避免水渍损坏设备。数据安全:建筑预留独立的安防控制室,配备入侵检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与机房监控系统联动;网络机房设置电磁屏蔽设施,防止数据泄露,建筑结构满足抗地震烈度7度设防。
3、空间灵活性与未来扩展性
1)模块化与可拆卸设计
机房、办公区的隔断采用可拆卸式轻钢龙骨+玻璃隔断,便于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调整空间布局,地面采用架空地板(高度≥300mm),预留电缆、管线扩容空间。建筑主体结构预留承重加固条件,梁、柱设计考虑未来增加机柜或重型设备的荷载需求,供电、冷却系统的接口预留扩展余量(≥20%)。
2)智能化系统适配
配备建筑智能化管理平台,整合电力监控、空调控制、安防监控、消防报警等系统,实现远程可视化管理与自动化调控。预留5G基站、物联网传感器安装点位,办公区域支持WiFi6全覆盖,机房区域配备高密度布线系统(每机柜预留≥48个网络端口),满足智算产业对高速网络、数据传输的需求。
4、绿色可持续与人文关怀要求
1)绿色节能设计
外立面采用Low-E中空玻璃+保温外墙,减少建筑能耗,屋顶可设置光伏发电板(预留安装条件)与雨水回收系统(用于绿化灌溉、地面清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园区绿化覆盖率≥30%,采用乡土植物与节水灌溉系统,设置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降低热岛效应,打造生态型产业园区。
2)人文与无障碍设计
建筑入口、通道、电梯均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坡道坡度≤1:12,通道宽度≥1.2米),配备无障碍电梯与无障碍卫生间。办公区域与公共空间注重采光通风,采用大面积落地窗引入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能耗;设置空中花园、休闲露台等开放空间,缓解高强度工作压力,提升空间舒适度。

收藏我们
在线留言
站点地图
全国咨询热线 : 
